第九屆江西(安義)鋁型材及門窗博覽會來啦!
2月5日,2025第九屆江西(安義)鋁型材及門窗博覽會如期而至。
本屆鋁博會啟用了安義門窗特色產業小鎮、安義國際博覽中心、安義古村研學中心3個會場,設有270餘個標準展位、70餘個特裝展館,展出麵積達4.5萬平方米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屆鋁博會依托“安師傅”平台,首次引入門窗安裝大賽,吸引16支比賽隊伍參賽,向行業推廣標準化安裝服務。


安義縣地處南昌市西郊,全縣人口30萬,其中從事鋁型材及門窗產業的就有18萬人。依托於分散在全國各地數以千計的批發網點和數萬個加工網點,安義鋁型材及門窗占全國市場份額的近70%;同時,安義縣還是華東地區第一、全國第二的鋁型材生產基地,全縣鋁型材年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0%。安義縣鋁型材產業已形成了從鋁型材、智能門窗、塑鋼型材加工到玻璃、微晶玉石、五金件、玻璃膠、衛浴、鋁門窗等全產業鏈集群,排全省重點產業集群第12位,躋身江西百億元級產業集群方陣,獲評省級三星級產業集群。截至目前,該縣已落戶鋁型材及配套企業437家。

每年正月初八舉辦的江西(安義)鋁型材及門窗博覽會(以下簡稱“鋁博會”),也憑借安義在全國鋁型材及門窗產業版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,成為行業“風向標”。2月5日,第九屆鋁博會在安義如期登場,與往年相比,本屆鋁博會的亮點是首次引入門窗安裝大賽,並將B2館設為轉型升級館。
打通服務“最後一公裏”
在門窗行業,素有“三分產品,七分安裝”的說法,質量再好的門窗,如果安裝不到位,用戶使用體驗也會大打折扣。但現狀卻是,安裝服務缺乏統一標準、安裝師傅資質參差不齊。
“隨著線上渠道日益成為門窗銷售新趨勢,建立一套遍布全國的門窗安裝標杆服務體係,已成為整個行業的迫切需要。”江西安師傅安裝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嵐介紹,在這一背景下,2023年,“安師傅”平台應運而生,並借助鋁博會吸引了一批門窗企業和安義籍門窗安裝師傅注冊入駐。
2024年,“安師傅”平台更進一步,成功實現實體化運行,並被列為金屬結構協會首批安裝培訓基地示範單位。如今,該平台服務範圍已覆蓋全國近百個城市,入駐企業超800家,注冊安裝師傅達1.2萬人,可為相關從業者提供線上接單、人員培訓、職業保險、門窗安裝、業務結算等多種服務。從此,上門安裝門窗,變得像“點外賣”一樣方便快捷。
“2025年,我們的目標是做大平台交易量,以及向行業推廣安裝服務標準化。”孫嵐表示,今年鋁博會首次引入門窗安裝大賽,也是為了進一步打響“安師傅”平台品牌,讓安裝服務標準化成為行業內更多人的共識。
進軍工業型材新藍海
安義縣鋁型材及門窗產業,始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,勤勞的安義人從門窗安裝起家,一步步做大做強。2024年,安義縣鋁型材及門窗產業規模突破700億元。
不過,近年來,受國內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影響,以門窗建材為主的民用型材發展承壓。市場風向表明,在汽車、光伏、新能源、軌道交通等領域應用廣泛的工業型材,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。
江西雄一鋁業有限公司是較早涉足工業型材領域的企業之一。該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,經曆了從專注傳統鋁型材到發展室內家居等,再到進軍新能源及汽車鋁型材領域的多次業務轉型,於2023年獲評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”“科技型中小企業”。
“我們是在客戶的帶動下,偶然闖進工業型材領域,當時我們接到了一筆生產割草機圓管的訂單,隻是一根小小的圓管,對產品做工的精細程度要求卻很高,每根圓管的外徑尺寸須嚴格控製在0.05毫米以內。”該公司負責人胡亞雄回憶,為了達到交付標準,當時廠裏頗費了一番功夫,最終順利將訂單交付至客戶手中,而企業也收獲了豐厚的利潤。
“生產工業型材有兩大優勢,一是產品附加值高,二是訂單穩定。”胡亞雄說,發現這一新商機後,公司加快了業務轉型步伐,產品涵蓋汽車腳踏板、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外殼等眾多品類,目前工業型材已占到公司業務總量的近一半。
南昌眾力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是另一家較早涉足工業型材領域的企業。自2017年進入該領域以來,經過多年的發展,該公司如今已成長為一家擁有模具設計和製造、壓鑄毛坯、機加工、表麵處理等全產業鏈,以集成研發、生產、銷售汽車用鋁壓鑄件總成為主的科技型企業。
“開始我們隻是生產一些汽車後視鏡底座、支架等小配件,然後慢慢拓展到發動機氣缸蓋罩、變速箱殼體、新能源汽車電池殼等技術含量更高的汽車鋁合金配件,營業收入也從最初的兩三百萬元,增長到2024年的約7000萬元。”南昌眾力精密鑄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、市場部部長劉佳瑋介紹,目前該公司的工業型材業務營收,已占到集團總營收的40%左右。
“今年鋁博會新設轉型升級館,也是為了展示本地企業取得的一些轉型升級成果,以及為行業搭建一個共同探討轉型升級之道的平台。”安義縣委常委、常務副縣長譚翼直表示,由民用型材向工業型材轉型,不是選擇題,而是必答題,近幾年,安義縣政府也一直在引導全縣企業加快“民轉工”。他透露,2025年,安義縣的目標是努力將全縣鋁型材產業中工業型材的占比由目前的20%提高到35%。
(全媒體記者 籲幹輝/文 許玉宸/圖)